第一章   安装Linux操作系统

Linux操作系统由Linux内核和各种外围程序组成,Linux内核是一个特殊的软件程序, 用于实现, 用于实现CPU和内存分配、进程调度、设备驱动等核心操作, 以面向硬件为主; 外围程序包括分析用户指令的解释器、网络服务器程序、图形桌面程序等各种应用型的软件程序, 以面向用户为主.   对操作系统来说, 内核就好像是人的“心脏”一样.

Linux内核最初由芬兰大学生李纳斯·托沃兹在1991年发布, 主要使用C语言及一小部分汇编语言开发而成.

Linux内核的标志:X.yy.zz

X:主版本号.   目前只使用了“1”和“2”两个主版本号.

Yy:次版本号奇数表示开发版       偶数表示稳定版

Zz:修改版本号.

硬盘:  Hdx  

       HdIDE接口硬盘.

       X 可以为abcd.

       a1   b2    c3     d4

       Hda:第一块IDE硬盘.

       Hdb7:第一块IDE硬盘第3个逻辑分区.

       1~4:主分区和扩展分区.

       5以后表示逻辑分区.

       Sda3:第一块Scsi硬盘第3个主分区.

       SdScsi.

Linux文件系统:

Ext3:第3代扩展文件系统, RHEL5系统中默认使用的文件系统.

特点::保存有磁盘存取记录的日志数据, 便于恢复,在存取性能和稳定性方面更加出色.

SWAP:交换文件系统.  

特点:①、相当于虚拟内存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理内存不足的问题.

     ②、交换分区不用于直接存储用户的文件和目录等数据.

Linux系统还广泛支持其他各种类型的文件系统, XFSJFSFAT16FAT32NFTS.

Linux系统默认只支持从NTFS分区读取文件,如果需要向NFTS分区中写入文件数据,需要结合其它辅助软件.(如NTFS-3G.

Linux安装模式:  ①、图形安装模式:在“boot:”提示符后直接按回车即可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文本安装模式:在“boot:”提示符后输入“Linuxtext”按回车即可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当内存<128MB, 系统会自动进入文本安装模式.

Linux系统中, 默认的管理员账户为root(而不是Administrator.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,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为root账户设置一个不少于6位的密码.

Linux用户界面:图形界面:①、GNU网络对象模拟环境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Kool桌面环境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命令界面:①、虚拟机中按ctrl+alt+Shift+F1234)进入命令行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②、右击桌面, 打开终端简称(伪终端)

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界面之间的切换:①从图形界面切换到命令行ctrl+alt+Shift+F1234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从命令行界面切换到图形界面“alt+F7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nit 3开启文本模式.  Init5开启图形界面.


   第二章   系统设置及基本操作

[root@localhost ~]#

root当前登录的用户账户名.

Localhost对应本机的主机名.

~对应当前用户所在的工作目录.

#当前登录的是管理员用户.

$当前登录的是普通用户.

/root:存放Linux系统管理员(超级用户)root的宿主目录.

/boot:存放Linux系统所必需的文件,包括内核文件.

/bin:存放Linux系统中最基本的用户命令, 普通用户都有权限执行.

/dev:存放Linux系统中的硬盘、键盘、鼠标、光驱等各种设备文件.

/etc:存放Linux系统及各种程序的配置文件.

/home:存放所有普通系统用户的默认工作文件夹.

/sbin:存放Linux系统中最基本的管理命令, 一般管理员用户才有权限执行.

/usr:存放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.

/var:存放系统中经常需要变化的一些文件.

/tmp:存放系统运行过的一些临时文件.


第三章   目录和文件管理(一)

Linux命令的分类: ①、内部命令:值的是集成于Shell解释器程序内部的一些特殊指令.

        ②、外部命令:值的是Linux系统中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脚本文件或二进制程序.

Linux命令行的格式: 命令字  [选项]  [参数]

命令字:即命令名称, 是整条命令中最关键的一部分.

选项: 调节命令的具体功能, 决定这条命令如何执行.

      ①、“-符号”短格式选项.

      ②、“--符号”长格式选项.

参数:即命令字的处理对象.

Linux辅助操作: ①、Tab键:补全不完整的命令字或文件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 反斜杠“\”:自动换行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、 Ctrl+U:快速删除当前命令行中的所有命令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、 Ctrl+K:快速删除当前光标出到行尾的所有命令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⑤、 Ctrl+L:快速清空当前屏幕所有内容.或者输入:clear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⑥、 Ctrl+C:取消当前准备编辑的命令.

管道: 使用“|”表示, 用于将前面命令的屏幕输出结果作为后面命令的操作对象.

重定向输出: 使用大于符号“>”表示, 前面的命令成功执行以后, 其屏幕出结果将保存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>”号后面制定的文件中.

-”表示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意思.

--”表示一串字母代表一个意思.

目录和文件基本操作:①、 pwd命令-----查看当前的工作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cd命令------切换工作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绝对路径:以根目录“/”作为起点. 比如“/boot/grub/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相对路径:在开头不以“/”符号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./”表示当前目录.

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/”返回到上层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、ls命令------列表显示目录内容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l 以长格式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列表, 包括权限、大小、最后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更新时间等详细信息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a 显示所有子目录和文件的信息, 包括隐藏目录和文件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d 显示目录本身的属性.而不是显示目录中的内容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h 显示出目录或文件的大小、默认大小字节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R 以递归的方式显示指定目录及其子目录中的所有内容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color 在字符模式中以颜色区分不同的文件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、du命令-----统计目录及文件的空间占用情况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a 统计磁盘空间占用时包括所有的文件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h 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显示出统计结果. 默认以MB记数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s 只统计每个参数所占用空间的总大小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查看空间占用情况, 推荐用:du -sh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⑤、mkdir命令---创建新的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⑥、touch命令---创建空文件.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⑦、 ln命令-----创建链接文件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n [-s] 源文件或目录 链接文件或目录

软链接与硬链接的区别在于:删除原始文件后,软链接将失效后, 但硬链接仍旧可用, 软链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适用于文件或目录, 但硬链接只用于文件, 不能为目录创建硬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链接, 软链接与原始文件可以位于不同的文件系统中, 但硬链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接必须与原始文件在同一个系统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⑧、cp命令----复制文件或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f 覆盖目标同名文件或目录时不进行提醒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i 覆盖目标同名文件或目录时提醒用户确认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p 复制时保持源文件的权限、属主及时间标记等属性不变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r 复制目录时必须使用此选项.

如果需要复制的数据包括完整目录, 则需要结合“-r”选项才能成功执行.否则目录将被忽略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⑨、rm命令----删除文件或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f 删除文件或目录时不进行提醒, 而直接强制删除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i 删除文件或目录时提醒用户确认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r 删除目录时必须使用此选项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⑩、mr命令----移动文件或目录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v [选项]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

如果在同一个目录下移动文件或目录, 则相当于执行重命名操作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⑾、find命令---查找文件或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Find  [查找范围]  [查找条件表达式]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按名称查找“-nam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按文件大小查找“-size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按文件属主查找“-user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按文件类型查找“-typ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F:普通文件.   D:目录.   B:块设备文件.   C:字符设备文件

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查找条件时, 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“-a”、“-o”,分别表示而且(and)、或者(or当条件超过1024KB,分别使用-a(表示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)、-o(任何一个条件即可).


 第四章  目录和文件管理(二)

1)、 cat命令----显示并连接文件的内容.

2)、 moreless----分页查看文件内容.

       Moreless要结合“|”分屏查看执行命令.

3)、 headtail命令-----查看文件开头或末尾的部分内容.

        [root@localhost ~]# vi 1.txt

        Windows 1

        Windows2

        Windows 3

        Windows 4

        [root@localhost ~]# hear -3 1.txt |tail -2

        Windows 3

4)、 wc命令---统计文件内容的单词数量

       -c:统计文件内容中的字节数.

       -l:统计文件内容中的行数.

       -w:统计文件内容中的单词个数.

      [root@localhost ~]# wc /etc/hosts

      4   23  287 /etc/hosts

      L   w    c

5)、 grep命令----检索、过滤文件内容.

       grep[选项] 查找条件 目标文件

        -i:查找时忽略大小写.

       -v:反转查找, 即输出与查找条件不相符的行.

           ^d”:以“d”开头.

           d$”:以“d”结尾.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^#”:注释文字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^$”:空格.

6)、 备份与恢复文档使用tar归档和释放工具.

       -c:创建.tar格式的包文件

       -C:解包时指定释放的目标文件夹.

       -f:表示使用归档文件.

       -j:调用bzip2程序进行压缩或解压.

       -p:打包时保留文件及目标的权限.

       -t:列表查看包内的文件.

       -v:输出详细信息.

       -x:解开.tar格式的包文件.

       -z:调用gzip程序进行压缩或解压.

     例如:用“zfc”打包文件,那么用“zfx”解包.

           用“jfc”打包文件,那么用“jfx”解包.

           tar  [选项] 归档及压缩文件名 需要归档的源文件或目录

           [root@localhost ~]#tar  zfc /tmp/benet.tar.gz  /etc/  /boot/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\\将“/etc//boot/”目录备份到“/tmp/”目录并起名为benet.tar.gz

7)、 从归档文件中恢复数据.

       tar [选项] 归档及压缩文件名 [-C 目标目录]

       [root@localhost ~]#tar  zfx  /tmp/benet.tar.gz  -C /boot/

       \\ /tmp/ benet.tar.gz”恢复到/boot/目录中.

8)、 使用vi文本编辑器.

       vi编辑器的工作模式: 命令模式、输入模式、末行模式.

       由“命令行”切换到“输入模式”:ai或者o

       由“命令行”切换到“末行模式”:输入:

(9)


5  安装管理及程序

(1) 命令的执行文件大多比较小, 通常放置在/bin/sbin目录中, 对于内部命令, 通集

       成在Bash程序内, 而不是独立的执行文件.

       命令文件一般在安装操作系统时一起安装, 用于辅助操作系统本身的管理.

       命令行大多适合用于“命令字 选项 参数”形式的一般格式.

       命令只在字符操作界面中运行.

(2) 应用程序的执行文件通常放在/user/bin/usr/sbin/usr/local//usr/local/sbin目录.

(3) 应用程序一般需要在操作系统之外再另行安装, 提供相对独立于操作系统的功能.

       有些应用程序提供的执行文件,能够使用像Linux命令一样的运行格式.

(4) Linux的组成:①、普通的可执行程序文件, 一般保存在”/usr/bin”目录中.普通用户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执行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 服务器程序, 管理程序文件. 一般保存在”/usr/sbin”目录中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有管理员能执行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、 配置文件. 一般保存在”/etc”目录中, 配置文件较多时会建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相应的子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、 日志文件. 一般保存在”/var/log”目录中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⑤、 关于应用程序的参考文档等数据, 一般保存在”/usr/share/doc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目录中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⑥、 执行文件及配置文件的man手册页, 一般保在”/usr/share/man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目录中.

(5) 软件包的封装类型:①、 RPM软件包一般针对特定版本的系统量身定制.因从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赖性较强, 安装RPM包需要使用Linux系统中的rpm命令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 DEB软件包需要使用Linux系统中的dpkg命令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、 源代码软件包一般制作成”.tar.gztar.bz2”等格式压缩包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安装源代码包需要使用相应的编译工具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、 附带安装程序的软件包有时以”.bin”格式的单个安装文件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形式出现. 只需要安装文件就可以根据向导程序的提示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完成安装操作.

(6) ROM软件包管理机制最早由Red HT公司提出.

       查询以安装的RPM软件包信息.

       -qa 显示当前系统中以RPM方式安装的所有软件列表.

       -qi 查看指定软件包的名称、版本、许可协议、用途描述等.--info

       -ql 显示指定的软件包在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目录、文件列表.---list

       -qf 查看指定的文件或目录是由哪个软件包所安装的.---file

(7) 查询RPM包文件中的相关信息.

        -qpi 查看指定软件包的名称、版本、许可协议、用途描述等详细信息.

         -qpl查看该软件包准备要安装的所有目标目录、文件列表.

(8) 安装、升级、卸载RPM软件包.

        -i 在当前系统中安装一个新的RPM软件包.

        -e 卸载指定名称的软件包.

        -U 检查并升级系统中的某个软件包, 若该软件包原来并未安装, 则放弃安装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还有几个相关的命令选项, 可以用辅助安装、卸载软件包的过程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force 强制安装某个软件包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nodeps 建议卸载时使用此命令.

        -h 在安装或升级软件包的过程中, 以“#”号显示安装进度.

        -v 显示软件安装过程中的详细信息.

(9) 维护RPM数据库.

       [root@localhost  ~]# rpm  ---rebuilddb

[root@localhost ~]#tar zfx zhcon-0.2.5.tar.gz -C /usr/src/      \\zchon……解压到/usr/src/

[root@localhost ~]#gunzip zhcon-0.2.5-to-0.2.6.diff.gz          \\zhcon……解压

[root@localhost ~]#cp zhcon-0.2.5-to-0.2.6.diff.gz /usr/src/ \\zchon……复制到/usr/src/目录.

[root@localhost ~]#cd /usr/src/zhcon-0.2.5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\\进入/usr/src/zhcon-0.2.5目录.

[root@localhost ~]#patch -p1 < /usr/src/zhcon-0.2.5-to-0.2.6.diff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\\   <符号表示重定向输入操作, 用于指定补丁文件的来源位置.

[root@localhost ~]#./configure --prefix=/usr/local/zhcon   

  上面命令是一个例子.


6账号和权限管理

(1) 用户账号: ①、超级用户:root用户是Linux系统中默认的超级用户账号. 对本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机拥有之高无上的权限. 类似于Windows系统中的Adminsitrator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用户, 只有当进行系统管理, 维护任务时, 才建议使用root登陆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 普通用户:普通用户账号需要由root用户或其他管理员用户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创建,拥有的权限受到一定的限制,一般只在用户自己的宿主目

            录中拥有完整的权限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、 程序用户:在安装Linux系统及部分应用程序时, 会添加一些特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定的低权限用户账户号, 这些用户一般不允许登录到系统.

(2) 组帐号: ①、每一个用户帐号至少属于一个组, 这个组称为该用户的基本组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 如果该用户同时还包括在其他的组中, 则这些组成为附加组.

(3) UID Linux系统中每一个用户帐号都有一个数字形式的身份标记.

        GID Linux系统中每一个组帐号也有一个数字形式的身份标记.

(4) 与用户帐号相关的配置文件主要有两个, 分别是/etc/passwd/etc/shadow.

        前者用户保存用户名称、宿主目录、登录Shell等信息.

        后者用户保存用户的密码、帐号有效期等信息.

     ①: passwd文件中的配置行格式.

         (该文件是文本文件, 任何用户都可以读取中的内容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字段(accp):用户账号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字段(x):密码占位符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字段(501):用户账号的UIS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字段(501):所属基本组账号的GID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5字段(这而显示空白):用户全名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6字段(/home/accp):宿主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7字段(/bin/bash):登陆Shell信息.

     ②: shadow文件中的配置行格式.

         (又被成为影子文件”, 其中保存有各用户帐号的密码信息.

 

1字段:用户帐号.

2字段:使用MD5加密的密码字串信息.

3字段:上次修改密码的时间, 表示从19700101日算起到最近一次修改密码时间.

4字段: 密码最短有效天数. 必须至少经过该天数才可以修改密码. 默认值0,不进行限制.

5字段:密码最长有效天数. 经过该天数后才可以修改密码. 默认值为0, 表示不进行限制.

6字段:提前多少天警告用户口令将过期, 默认值为7.

7字段:在密码过期之后多少天内禁用此用户.

8字段:帐号失效时间. 19700101日计算. 默认值为空, 表示账户永久使用.

9字段: 保留字段. 目前没有特定用途.

(5) 添加、删除、修改用户帐号.

        命令格式为:useradd  [选项用户名

        -u:指定用户的UID.

        -d:指定用户的宿主目录位置.

        -e:指定用户的账户失效时间.

        -g:指定用户的基本组名(或使用GID号)

        -G:指定用户的附加组名(或使用GID号)

        -M:不建立宿主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-s:指定用户的登陆shell.

(6) passwd------为用户帐号设置密码.

        -d清空制定用户的密码.仅使用用户名即可的登录系统.

       -l 锁定用户帐号.

       -S 查看用户账户的状态.(是否被锁定)

       -u 解锁用户账户.

(7) userdel-------删除用户帐号.      结合-R 选项可同时删除宿主目录.

(8) 用户帐号的初始配置文件.

       添加一个新的用户账户后,useradd命令会在该用户的宿主目录中建立一些初始配

       置文件. 这些文件来自于帐号模版目录”/etc/skrl/”, 基本上都是隐藏文件.较常用的

       初始配置文件包括”.bash_logout.bash_profile.bashrc”. 其中,.bashrc_profile

       文件中的命令将在该用户每次登录时被执行, .bashrc”文件中的命令会在每次

       加载”/bin/Bash”程序时执行. 而“.bash_logout”文件中的命令将在用户每次退出登

       录时执行.

(9) 组帐号文件.

       与组帐号相关的配置文件也有两个, 分别是”/etc/group/etc/gshadow”.

       前者用于保存账户名称、GID号、组成员等基信息.

       后者用于保存组帐号的加密密码字串等信息.

     groupadd----添加组帐号.

     gpasswd-----添加、设置、删除组成员.

     groupdel----删除组帐号.

     命令:gpasswd -a 用户          \\将用户加入到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groups mik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\\确认将用户加入到组;查询用户账号所属的组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gpasswd -d 用户          \\将用户从该组中删除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gpasswd -M 用户        \\将多个用户加入到组中.

(10) 查看目录和文件的属性.

11)、 权限字符在文件和目录中的含义

(12) 设置目录和文件的权限.

       命令格式:chmod  [ugoa]  [+-=]  文件或目录    

       ugoa表示该权限设置所针对的用户类别.

       u:代表文件属主.

       g:代表文件属组.

       o:代表其他任何用户.

       a:代表所有用户

       +-=表示设置权限的操作动作.

       +:增加相应权限.

       - 减少相应权限.

       =:设置对于的权限.

       命令格式:chomd  770 /benet/

       7rwx

       4r

       2w

       1 x

(13) 设置目录和文件的归属.

        命令格式:chown  属主[[属组]] 文件或目录


7  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

(1) 检测并确认新硬盘.

      [root@localhost ~]#fdisk  -l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\\检测并确认硬盘

    Device 分区的设备文件名称.

    Boot  是否是引导分区,则有“*”标识.

    Start 该分区在硬盘中的起始位置.(柱面数)

    End 该分区在硬盘中的结束为止.(柱面数)

    Blocks 分区的大小. blocks(块)为单位, 默认块大小为1024字节.

    Ld 分区对于的系统ID.    83表示Linux中的Ext3分区. 8e:表示VLM逻辑卷.

    System 分区类型.

(2) 规划硬盘中的分区

       命令格式: fdisk 目录

       进入磁盘后,输入以下命令     -m:查看各种操作指令的帮助信息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p 列出硬盘中的分区容量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n 新建分区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d 删除分区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t 变更分区类型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w:保存当前配置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q 退出不保存当前配置.

(3) 创建文件系统.

         mkfs  -t  [文件类型分区设备

         创建Ext3文件系统: mkfs -t ext3 /dev/sdb1    mkfs.ext3 /dev/sdb2

          创建Fat32文件系统: mkfs -tvfat -F 32 /dev/sdb3 mkfs.vfat -F 32 /dev/sdb3.

(4) mkswap命令的使用:mkswap  /dev/sdb5     \\/dev/sdb5创建为交换分区.

(5) 卸载、挂载文件系统.

        挂载命令格式:mount  [-t 文件系统类型存储设备 挂载点

        卸载命令格式:umont  挂载目录  

(6)  设置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.

1字段:设备名或设备卷标名.

2字段:文件系统的挂载点目录的位置.

3字段:文件系统类型. ext3swap.

4字段:挂在参数.

5字段:表示文件系统是否需要dump备份   1表示需要.   0表示忽略.

6字段:该数字决定于系统启动时进行磁盘检查的顺序.

         0表示不进行检查.   1表示优先检查.   2表示其次检查.

         对于根分区应设为1,  其他分区设为2.

7)、    查看磁盘使用情况.   df-hT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8  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(二)

LVM概述:LVMLinux系统中对磁盘进行管理的一种逻辑机制, 它是建立在硬盘和分区

          之上, 文件系统之下的一个逻辑层, 在建立文件系统时屏蔽了下层的磁盘分区

          布局, 能够在保持现有数据不变的情况下动态调整磁盘容量,从而提高灵活性.

(1)   pvPhysicalVolume,物理卷):通常对应一个普通分区或整个硬盘.

(2)   VGVolume Group,卷组):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组成一个整体, 即称为卷组.

(3)      LVLogical Volume,逻辑卷):对于逻辑卷来说, 每一个卷组就是一个整体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这给整体中“切出”一小块空间,作为用户创建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件系统的基础, 这一块小空间就称为逻辑卷.

(4)   常用的LVM管理命令

          Vgcreate用于将一个或多个物理卷创建为一个卷组.

  

(5)   vgcreate命令:  vgcreate 卷组名  磁盘分区路径

          lvcreate命令:  lvcreate -L  容量大小  逻辑卷名 卷组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vextend  -L 块数量  /dev/卷组名/逻辑卷名

          resize2fs命令用于在线调整文件系统大小.

(6)    磁盘配额概述:①、磁盘配额的作用范围:quota软件设置的磁盘配额功能,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指定的文件系统(分区)有效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磁盘配额的限制对象:用户账号、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、磁盘配额的限制类型:磁盘容量和文件数量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、磁盘配额的限制方法:软限制和硬限制。

(7)   磁盘配额命令: ①、挂载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 mount -oremount,usrquota,grpquota /挂载目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\\ 以支持配额功能的方式挂载文件系统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、 quotacheck -augcv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\\检测磁盘配额并生成配额文件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、 edquota  -u  用户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\\编辑用户组账号的配额设置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Filesystem:表示本行配置记录对应的文件系统. 即配额的作用范围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locks:表示用户当前已经使用的磁盘容量. 默认单位为kb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nodes:表示用户当前已经拥有的文件数量.

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Soft:磁盘容量的软限制数值. 默认单位为kb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ard:磁盘容量的硬限制数值, 默认单位为kb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⑤、 quotaon -ugv /挂在目录    \\ 启动磁盘配额功能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⑥、 最后“su”切换用户, 进行验证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⑦、 repquota  /挂载目录 \\查看文件系统的配额使用情况.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9引导过程和服务控制

(1)  Linux系统引导过程简图

开机自检:根据主板BIOS(基本输入输出系统)中的设置对CPU、内存、显卡、

          键盘灯设备进行初步检测。

MBR引导:当从本机硬盘好像哦那个启动系统时, 首先根据硬盘第1个扇区中MBR

           的设置, 将系统控制权传递给包含操作系统引导文件的分区.

GRUB菜单:对于Linux系统来说, GRUB算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多系统引导器程序了.

加载Linux内核:Linux内核是一个预先编译好的特殊二进制文件, 介于各种硬件资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与系统程序之间, 负责资源分配与调度.

INIT进程初始化:init进程负责完成一系列的系统初始化过程.

2)、  系统初始化进程及文件: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①、标记:运行级别:动作类型:程序或脚本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 idrunlevelsactionprocess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、 id:标记字段,可以由1~4个字符组成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、 runlevels:运行级别字段,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0:关机状态,使用该级别时将会关闭主机。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:单用户模式,不需要密码验证即可登陆系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:字符界面的多用户模式。(不支持访问网络)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:字符界面的完整多用户模式,大多数服务器主机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行在此级别。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:未分配使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:图形界面的多用户模式,提供了图形桌面操作环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6:重新启动,使用该级别将会重启主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⑤、action:动作类型字段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nitdefault:设置初始化系统后默认进入的运行级别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ysinit:设置系统初始化的操作脚本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waitinit进程将等待该行配置所对应的脚本操作完成后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再继续执行其他操作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trlaltdel:设置当用户按下Ctrl+Alt+delete组合键后的操作.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powerfail:设置当系统收到断电信号时采取何种动作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powerokwait:设置当前系统收到恢复供电信号时采取何种动作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espawn:一旦该行配置所对应的进程被终止,则重新启动该进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⑥、process:程序或脚本字段.此字段用于指定该行配置所对应的实际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. 通过修改/etc/inittab文件中的相关记录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⑦、rc.sysinit脚本文件:此脚本程序主要完成包括设置网络、主机名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加载文件系统、设置时钟、检测文件系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⑧、rc脚本文件:rc脚本同样由init进程进行调用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件位于/ect/rc.d/rcrc脚本通过使用不同的级别参数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分别加载及终止不同的系统服务,进入到相应的系统运行级别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⑨、rc.local脚本文件:一个额外的启动控制文件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位于/etc/rc.d/rc.local,由rc脚本在最后时进行加载。

(3)  系统服务控制: ①、命令格式:    service 服务名称 控制类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/etc/rc.d/init.d服务名称 控制类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、start启动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 Reload:重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top停止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 Status:查看状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estart重启。

(4)   查看系统的运行级别:  runlevel

(5)   通过“onoff”开关值可以设置服务的默认启动状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Chkconfig --level  运行级别列表 服务名称  on|off

(6)   确认哪些服务级别已开启:   chkconfig --list  服务名称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  进程和计划任务管理

(1)  查看进程:  ①、  ps  [选项]---查看静态的进程统计信息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:显示当前终端下的所有进程信息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u:使用以用户为主的格式输出进程信息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-e:显示系统内的所有进程信息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l:使用长格式显示进程信息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f:使用完整的格式显示进程信息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 top---查看进程动态信息默认情况下每三秒钟刷新一次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、 gprep  [选项]---查看进程信息.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结合“-l”选项可同时输出对应的进程名(否则只输出PID, 不便于理解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、 pstree---查看进程树.

         结合“-p”选项使用时可以同时列出对应的PID.

         结合“-u”选项可以列出对应的用户名.

         结合“-a”选项可以列出完整的命令信息.

(2)  手工启动进程:  启动后台进程需要使用“&”操作符,将“&”操作符放在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执行的最后面,进程启动后会直接放入后台运行,而不占用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台的命令操作界面, 方便用户进行其他操作.

         查看后台的进程:jobs  -l

         将后台的进程恢复运行:fg1  

         尝试正常结束进程:kill  PID

         强制杀死目标进程:kill-9 PID

(3)   at一次性任务设置: ①、列入:at  14:55 2014-1-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确认后将进入带“at>”提示符的任务编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界面, 最后按Ctrl+D提交任务即可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、通过“atq”进程查询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但已执行过的at任务将不会再出现在列表中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、atrm 2  删除第2at计划任务.

(4)  crontab周期性任务设置:  ①、crontab  [选项]-----计划任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e:编辑计划任务列表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u:指定所管理的计划任务属于哪个用户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l:列表显示计划任务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r:删除计划任务列表.

(5) crontab计划任务的配置格式

  

        减号“-”:可以表示一个连续的时间范围如“1-4”表示整数1234

        逗号“,”:可以表示一个间隔的不连续范围如“3 4 6 8

           *”:表示取之范围中的任意时间或任意值.

斜杠符号“/”:表示可以用来指定时间频率如在日期字段中的“*/3”表示每隔3.